《无依之地》这部片子在国内的遭遇算得上是坐过山车了,先是获得金球奖最佳导演和剧情类最佳影片奖走上了舆论的巅峰,后又因导演的一些个人言论被打下神坛。此前确认了国内上映的档期,后又被曝可能撤档。
其实呢,诺大个中国电影市场并不缺这样一部片子,但也并不是容不下这部片子。这一年来,“抵制”风潮兴起,可以说这是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话语权的抢夺,但往往也会流于表面形式化甚至划向一个绝对化的深渊,当我们抵制一切的时候,最终发现抵制的就是自己而已。
所以在此,不想去讨论那些影片之外的东西,就像孩子们还在学英语,大学生们依旧在背那些所谓西方经济学原理一样,内容本身是无关国界和身份的。一部备受好评的片子,必然讲述了一些人类共通的问题,也必然能触动无论肤色、种族、国别的观众。
现代游牧部落
《无依之地》改编自美国作家杰西卡·布鲁德的小说《Nomadland》。Nomad就是游牧部落的人的意思。影片讲述了在经济大萧条中失去了工作和家园的女主角弗恩开始以房车为家,一边打工、一边旅游,并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的故事。
Nomad也成为弗恩的生活方式,车就是她的坐骑,像过去的游牧民族一样,与弗恩境况类似的一群人形成了在那片国土上一个新的部族。他们相对贫穷,可以说房车就是他们所有的财产,一直在路上奔波,不知道明天的早餐会在哪里吃,会吃什么,他们也许安然,也许苦闷,也许自得,也许沮丧。
影片采用一种伪纪录片的形式,跟随着弗恩的视角,从被迫上路,到慢慢的习惯Nomad状态,从孤身一人,到逐渐结识朋友,从对自我的封闭,到自我的和解。全片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只是淡淡的呈现出美洲大陆上的一群人的一种独特的生活状态。演员也很多都是真实的“游牧民”,他们把身边的小故事,真实的表现在大银幕上,表现给那些未曾了解过他们的人看。
评价这部影片,甚至都不会有什么剧透的困扰,影片的核心就是女主一路走来遇到的人,发生的事,想要传达的主题和一些观点都是通过人物自然的对话带出。观影的过程会略有枯燥,因为缺乏了那些明显的戏剧元素,但好在选题的特殊性,让人对这个族群有着足够的好奇心,支撑着看下去。
渐渐的,美国西部的风光以及人物之间对话的韵味,配合上恰到好处的BGM,让观众逐渐的在沉闷中找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zl/1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