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甲是一位比较淡定的患者,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宫颈癌前变的,她查阅很多资料,今天特意来门诊咨询。

病甲说:医生,我听说癌前病变不一定都会癌变,一部分人可以自动好转的,你看我这种情况能自动变好吗?

看来又是一位对自身健康关心并深入学习研究类型的患者。

“是的,癌前病变不一定都变癌,它是一种病理类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好发展也可以向坏的方向发展。”

“我们一般会根据患者年龄,既往筛查史,特别是有无高危HPV感染史,尤其是HPV16和18型。结合细胞学和阴道镜病理结果综合判断。”

一般是年龄越轻<40岁以下,HPV(-)、LSIL低度病变(CIN1)自动逆转的机会高达57%,持续存在32%。所以可以观察,不需要特殊处理。

如果是年龄大于40岁,HPV(+)尤其是HPV16(+)HSIL高度病变者,CIN3即刻风险达60%,伴有HPV16(+)持续2年以上数年后50%机会会发生癌变,需要即刻治疗。

病甲细胞学化验单:

患者40岁属于偏高龄,首次HPV筛查

(HPV16阳性)

阴道镜活检病理如下:

病甲,年龄偏大40岁,既往无筛查史,首次筛查HPV16(+)阴道镜前细胞学是倾向高度病变(asc-h),阴道镜后病理检查是低度病变伴局部高度病变HSLI(CIN2).即病甲需要即刻治疗,推荐宫颈锥切术,建议采用LEEP术。

众所周知,宫颈上皮细胞在高危HPV持续(>2年)感染后,可从发生非典型增生(也称上皮内瘤变)再转变为癌变,这个时间可长达10年或更长时间。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即由宫颈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CIN一般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部分有白带增多、白带带血、接触性出血及宫颈肥大、充血、糜烂、息肉等慢性宫颈炎的表现,正常外观宫颈也占相当比例(10%~50%),故单凭肉眼观察无法诊断CIN。

干预方法

1.检查。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应做一次TCT及HPV检测。如有异常,则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或活检。

2.积极治疗。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及宫颈癌前病变。性生活要注意卫生。

3.接种HPV疫苗。条件允许下可接种宫颈癌疫苗,预防宫颈癌发生。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癌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在“癌前病变”期给与及时的“刹车”和干预和就可以避免癌症的发生!

来源:徐成英大夫

更多阅读性高潮什么感觉?这次竟然停不下来……有了性生活,容易得宫颈癌吗?怎么筛查?蹲坑太用力,竟“屏破”卵巢囊肿!?小心这几种情况也可能引发“血案”痛经是不是病?该不该放假?内膜息肉,能被月经“冲”掉吗?关爱女性健康预防开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hl/9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