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对于中国女性来说并不陌生,有关广告在电视、小传单上随处可见。近年来,随着民众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科普工作的普及,很多人也都认识到宫颈糜烂不是一种病,不需要过度治疗。既然不是病,是不是可以完全不用理会?既然不是病,医院的医生还要我做检查,不会是在坑我吧?
??宫颈糜烂不是病,但和病有关??
宫颈糜烂曾经是慢性子宫炎的诊断术语,现在已经明确与上皮溃疡缺失形成的真性糜烂有本质上的不同,是一种过时的诊断,已经从专业诊断中删除。
现在所说的宫颈糜烂,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宫颈糜烂样改变”,是指一种宫颈形态上具有“糜烂”的外观,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
生理性:人类的宫颈最表层有两种上皮组织,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鳞状上皮主要位于宫颈口,使宫颈外观看起来光滑,而柱状上皮主要位于宫颈管内。当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时,比如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子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会外移,称为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柱状上皮单层菲薄,上皮下组织透出红色,肉眼看到宫颈一部分呈红色细颗粒状,就像是“糜烂”一样。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这种糜烂样外观就会自然消退。
病理性:一些疾病也会引起宫颈呈糜烂样改变,比如子宫颈感染、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早期。
??宫颈糜烂会恶化吗??
当被诊断宫颈糜烂,很多女性会被劝说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宫颈炎、不孕、甚至癌变。宫颈糜烂真有这么可怕?
上文提到,宫颈糜烂是一种宫颈形态的表现,如果是生理性原因造成的,它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虽然没有光滑的宫颈漂亮,它也是好的宫颈,不存在会不会恶化的问题。如果是病理性原因造成糜烂样改变,要是任其发展,的确会导致病情加重。比如宫颈感染会加重,要是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会影响生育;如果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不处理则会恶变。
所以对于宫颈糜烂不能一概而论,“丑陋”的外表下可能是善良的心,也可能是罪恶的种子,需要辨别处理才能不错怪每个好的宫颈,也不放过每个健康隐患。
??有宫颈糜烂,应该怎么处理??
看到宫颈糜烂样改变,最重要的是区分生理性还是其它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如果你的白带增多,呈黄脓性,有时会引起私处瘙痒或不适;或有同房后出血,或非月经期阴道流血,这些症状都提示宫颈存在病变。就算没有什么不适,也要进一步检查排除病理性原因,因为相当一部分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早期宫颈癌是没有症状的。建议再行白带常规和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和HPVDNA检测)。
要是这些检查没问题,自己也没有不适,就可以排除病理性原因,所谓的“宫颈糜烂”不需要治疗。如果查到有感染则需要足疗程抗感染治疗,如果宫颈癌筛查有问题,则需要专业医生指导进一步检查,根据情况治疗。
没有哪个医生可以通过肉眼判断宫颈糜烂是正常的还是有问题的,要是碰到还没有做进一步检查,就劝你赶紧用药或者做手术的,这时请捂紧钱包,避免入坑。
??宫颈癌筛查更重要??
有宫颈糜烂,最担心会是宫颈癌,最好行宫颈癌筛查。对于没有糜烂样改变的宫颈,也要小心美丽外表的伪装,宫颈癌筛查同样不可少。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往往没有什么特异症状,通过定期筛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美国推荐有性生活的女性,21~29岁至少每3年一次细胞学筛查,30~65岁至少每5年一次HPV检测联合细胞学筛查。要是有条件,每年做一次联合筛查(细胞学和HPV检测)最佳。细胞学和HPVDNA检测若有问题,则需要进一步阴道镜和子宫颈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宫颈癌的发生主要与持续感染高危型HPV有关,要从根源上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HPV疫苗,现在二、四、九价均已在国内上市,可根据需要去接种。与其稀里糊涂去治疗“宫颈糜烂”,不如了解更多的医学健康科普知识,为健康做正确投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宫颈糜烂到底要不要治疗?------消化病公益科普帖
马医生推荐
?宫颈炎——女性健康的杀手!
?呵护女性健康,从宫颈癌疫苗谈起
?更年期应当警惕哪些疾病?
Dr.Hera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专治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jc/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