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百姓健康-11-25百姓健康-11-25百姓健康发病病因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es,HPV)的持续感染相关。HPV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具有球形外壳,直径55nm,主要感染皮肤粘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目前已经鉴定的HPV病毒超过种,至少30种与生殖道粘膜感染相关。HPV妇女一生中80%可感染HPV,通常在8-10个月内被自然清除,只有少数(5%)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根据HPV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与宫颈癌相关,常见的亚型有:16、18、26、31、33、35、39、45、51、52、56、58、59、66、67、68、73、82,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型最多见,其次是18、45、31和33型;宫颈腺癌中HPV18和45亚型较常见。低危型与生殖道疣相关,常见的亚型有:6、11、40、42、43、44、53、54、57、61、62、70、72、81、83、CP、MM4、MM7、MM9、MM9等。

宫颈癌认识得常见误区

01感染了HPV就一定会发展成宫颈癌?HPV(Humanpapillomavirus)即人乳头瘤病毒,它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元凶。致癌的原因是它有两大法宝--E6、E7蛋白,这两个蛋白可以抑制人体内的抑癌蛋白p53和pRb,使被感染的细胞可无限增生并恶性转变,最终发展为宫颈癌。调查显示,约有7成女性一生中有感染过。但是,感染了HPV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得宫颈癌,因为它有个克星——我们的免疫系统。

HPV感染最终发展成宫颈癌的必要条件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

02宫颈糜烂会发展成宫颈癌?宫颈糜烂是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很多的女性都会误解糜烂会引起癌变,但是这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宫颈糜烂。该病是女性最常见的下生殖道炎症,常与阴道炎并发。糜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烂”,育龄女性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翻,替代宫颈鳞状上皮,呈现出“糜烂”状。宫颈糜烂也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状态。早期宫颈癌在外观上和宫颈糜烂的表现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在妇科检查中发现有宫颈糜烂,是不可以掉以轻心的,最好在医师的指引下做进一步检查,并且及时治疗。03我还很年轻不用担心子宫颈癌?子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8岁。然而并不都是这样的,有人在20多岁就被诊断出。HPV感染和不典型增生的癌前期病变在年轻人里也很常见。由于思想开放或性教育的缺失,有些年轻女性也有可能得宫颈癌。04宫颈癌没有症状还不能预防?感染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形成子宫颈癌完全必须的条件,从感染到癌症发生长达5—10年左右。这种病毒通过性传播,但大多数最麻烦的感染类型能通过最新的疫苗来预防。避免HPV感染,明显减少了妇女的宫颈癌危险。如果感染了HPV病毒能及早被发现,就能更有效的治疗,可防止发展成宫颈癌,目前早期宫颈癌患者经治疗后,其五年生存率可达到85%--90%。

用巴氏涂片、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和HPV测试进行筛查发现这些癌前期病变,病人可以得到早期治疗。

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歇期出血,绝经后出血可能提示宫颈癌。其他症状还包括异常排泄物或盆腔局部痛。

(1)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戒烟、合理膳食、保持乐观心态。

(2)注意个人卫生、健康性活动、使用避孕套预防生殖道感染,如怀疑有生殖道感染暴露风险或有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

(3)有性行为的妇女定期参加宫颈癌筛查。

(4)注射HPV疫苗。

(5)对男性的建议:使用避孕套、减少性伴数、避免性伴侣意外和过早怀孕、鼓励伴侣参加筛查等。

李红雨简介:医院妇科肿瘤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妇科肿瘤病区主任、河南省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拥有20余年的妇产科临床经验、手术操作精细,尤其擅长妇科腹腔镜手术、妇科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肿瘤、宫颈肿瘤的手术治疗及阴道镜、力普刀手术诊治宫颈病变。先后赴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师从我国著名妇科肿瘤专家,系统学习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曾参加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恶性肿瘤转移机制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靶向求源治疗子宫颈癌(发病机制及靶向阻遏)的研究。对子宫颈癌发病机制、子宫内膜癌化疗及孕激素治疗、卵巢癌综合治疗等有较深入研究,研究成果被国内(《癌症》、《中华妇产科》、《中国肿瘤临床》)及国际医学权威期刊(《OncolRep.》)刊登。应诊时间:星期一(上午)、星期二(上午)、星期五(全天)

观看节目其它视频,

请登录栏目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wh/104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