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过“宫颈糜烂”这个词,不少女性更是闻之色变。
这是因为“糜烂”这个词语听起来十分吓人,好像是得了很严重的疾病,同时会让人联想到滥交、浪荡、私生活不检点等。
这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疾病,去做体检,几乎是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
但是,“宫颈糜烂”并不是病!
在年本科生第七版《妇产科学》教材中,其前言明确表示:“要和国际接轨,重视知识更新……不断更新临床诊断治疗标准。例如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内是应该要取消“宫颈糜烂”这一诊断的,但是由于不少医师知识更新缓慢,哪怕是在本科生教材修订这个诊断以后十年,仍然有很多医师在诊断“宫颈糜烂”。
并且,医院想要从中牟取暴利,也会诱导患者花钱检查、吃药,甚至让患者做手术切除。
但是在健康情况下做宫颈切除手术,是过度医疗,会增加流产和早产风险!
“宫颈糜烂”,说到底,实际上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
那么,“宫颈糜烂”为什么过去会被错误地认为是一种异常的疾病呢?
这是因为在宫颈的部位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一种是鳞状上皮细胞,一种是柱状上皮细胞。
一般女性到了来月经以后,柱状上皮在受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在检查的时候被发现。
在绝经了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因此到时候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
所以,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
在过去的医学教科书上,还有宫颈糜烂的所谓分度诊断,称之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认为范围的大小是炎症程度的轻重,面积小于1/3是轻度,1/3到2/3是中度,超过2/3是重度,这其实就是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虽然宫颈糜烂不是病,但是宫颈的定期检查是必要的。这并不是为了预防宫颈糜烂,而是为了预防宫颈癌。宫颈癌在女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一般建议从21岁开始筛查。
从21到29岁:每年做一次TCT检查(即脱离细胞学检查);
从30到65岁:每三年做一次TCT检查和HPV联合检查(即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查)。
总之,“宫颈糜烂”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治疗!如果有人让你治疗,记住别听他的,扭头就跑!
感谢伊的家以及友吃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zl/8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