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代医生的艰难之处,就在于,你想成长,就必须在坚持与妥协之间作出选择。
近日,河南一名患者,因为颈肩腰疼一年多,医院求治。
首诊医生查体后,告知其没什么大碍,建议回去加强体育锻炼即可,无需用药、亦无需治疗。
但是患者想到自己常年疼痛难忍,觉得肯定有问题,就不甘心回家忍受,重新挂了一位年长医生的号去看。结果诊疗却大相径庭。这位医生把该患者的各种症状按病症分类命名,同时开出了大量的膏药、颗粒和喷剂,并且还进行了物理治疗,费用高达千元。
而令患者震惊的是,观察到大多数患者都是一样的药品和膏药,价格不菲。患者及家属难以理解,难道是万能药?医院的特产?
于是就在当地问政平台投诉:
1、同一科室医生诊断大相径庭,海量开药。医院同一科室,两位医生对同一患者的诊断差异却如此之大?
2、到底是医生专业水平不行,还是态度不正?
3、医保发达是不是老百姓花钱少了就可以多开药?
4、医生诊断是不是随意几句就能了事?是否经得起专业考证?
必须说明的是,医院医院,医院,是响当当的大三甲。始建于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产业于一体的医院。名头和光环很多:国家中医骨伤诊疗中心、国家临床和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协作组大组长单位、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对于这件事,有不少网友跟帖留言,发表自己观点:
Ly…:你要求太高了,鼓励你康复锻炼,是一种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内治+外治)也是一种方法。只是大夫的治疗思路风格差异太大。吹毛求疵。膏药本来就是很多病都可以用。第一位医生的出发点是为了给你省钱,第二位医生的出发点是为了给你轻疼痛(开的药属于保健+治疗),俩人都不是纯粹的坏人。你反而是左右都不满意,不该啊!同一种病,不同医生去看,开的药方肯定会有差别,这一点儿都不奇怪(尤其是中药)。美…:呵呵,不同医生看病治疗手段肯定不ー样啊……想看病还不想花钱。奇葩!其实,对一个患者具体疾病的诊断,医生存在分歧是很常见的,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每一名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各自积累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在规范的诊疗框架内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临床诊疗思维。
医院的一位老院长,曾经经常语重心长的对医生强调:有些病人,你觉得这个不需要做、那个不适合做,确实有些病人我也知道做了没什么意思,可做可不做,可治疗可不治疗。但病人弄不懂啊!病人花钱不是来心理咨询的,是看病问药的,你也不收那也不收,都让他们走了,医院,总会有人给他们做了,那你想想,病人会怎么想,你以后还会有病人吗?
这就是当代医生的艰难之处。你想成长,就必须在坚持与妥协之间作出选择。
必须指出的是,其实不仅仅是患者,在某些问题上医生之间也很迷茫,上下级医生意见不统一,各持己见的也经常发生。有时候诊断明确了,医生的处理结果也不一样,即便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要患者去判断谁对谁错不太可能,即便让医生自己来评判,也是莫衷一是。
毕竟医学发展还是很稚嫩的。有许多疾病并没有定论。比如早先的“宫颈糜烂”,现在就确定为正常现象,不需要治疗。所以,对于同一疾病,不同医生诊疗结果不同,患者不必过于纠结。
同一种疾病不同医生处理结果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很可能患者多种情况共存,医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zz/12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