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吴天明这个名字可能并不熟悉,但他对于中国电影的贡献,却少有人能及。作为导演,他信奉“为电影而生,为电影而死”,作品轰动全国;作为前辈,他不遗余力支持年轻的电影人,是中国第五代导演集体最为尊敬的“头儿”。即使在晚年,面对中国电影业的商业化浪潮,这位老人,仍用自己的方式捍卫着自己心中的电影艺术。

吴天明导演

影界中流砥柱,原是大器晚成

在上世纪80年代,吴天明绝对是中国电影界中流砥柱式的标志性人物,几乎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

年,吴天明与滕文骥联合导演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生活的颤音》,就一举斩获了文化部年优秀影片奖,也让他获得了优秀青年创作奖。而这时,他已到了不惑之年,与同为中国第四代导演的其他同行相比,可谓大器晚成。

《生活的颤音》()

等到他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上映时,吴天明已经44岁,但第二年,一部电影就奠定了吴天明在中国电影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这就是根据路遥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人生》。

《没有航标的河流》()

年5月23日,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在成都颁奖。当天下午,四川大学有一场电影《人生》的公开放映,谢晋、吴天明赶了过去。

当时,台下聚集了约一万两千名观众,学生们看得兴奋不已,最后竟自发喊起“电影万岁”“《人生》万岁”,甚至还有人大喊“吴天明万岁”,用谢晋的话说,“我去过世界上很多的电影节,再伟大的电影节也不过如此”。

《人生》()

毫无疑问,吴天明迎来了自己作为导演的时代。

年,一部《老井》更是让吴天明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

这是一部改编自小说《格老子的孙子》的电影,当吴天明收到邵氏公司赠与的第一版剧本,非常失望,用吴天明朋友的话说,“只有穷疯了才会拍这种片子”。吴天明找来了鬼才编剧魏明伦,两个人将剧本大改特改,一句句死磕,才有了后来轰动全国的电影内容。

《老井》()

年电影上映,一下席卷了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和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所有重要奖项,吴天明也因此获得了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奖。不仅如此,因为这部电影,电影中的“老井村”山西省左权县石玉峧村得到了全国人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zz/13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