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张一瓜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海外发行,印度可能是更现实的“老师”。

文/张一瓜

从《功夫熊猫3》,到《巨齿鲨》,再到《雪人奇缘》,在中国电影海外发行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合拍片,渐入佳境。

相比之下,国产电影海外发行的进展似乎并不顺利。抛开电影内容本身,在整个海外发行当中,“渠道”成为了最为棘手的问题。

由华人文化全资控股的东方梦工厂和美国DreamWorks合拍的《雪人奇缘》,在北美表现强劲,凭借开画3天就入账万美元的成绩登顶北美周末票房榜。作为中美合拍片,“中国元素”深入内里的《雪人奇缘》无疑成功了,内容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但它之所以能够在海外市场分得一杯羹,负责海外发行的环球影业可谓功不可没。

一直以来,中国影片“走出去”,离不开拥有成熟经验的国外发行公司。然而,到了年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借力国外的发行公司,哪怕是由有海外发行资源的华人文化主控的《雪人奇缘》,在海外发行时想要谋求利益最大化仍然离不开海外发行公司。由此,我们看到了中国发行公司与海外发行公司悬殊的实力差距。

布局海外发行,刻不容缓。

1

现状

借船出海,名利难求。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走出去”,被世界知晓,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前意识形态强调阶段;改革开放后到年间,艺术影片在海外参加电影节“为国争光”阶段;以及年之后,内地电影体制深入改革,全球化进程加剧,中国影片在海外求名又求利阶段。

然,求名不易,求利更难。

想要“走出去”,单枪匹马是不行的,合拍片趁势入局。中国影视公司借助同国外电影公司合作,以谋求开拓海外市场,输送中国文化,我们将其称之为“借船出海”。

最先是华谊兄弟和哥伦比亚以及华纳等好莱坞电影公司合作。年,华谊兄弟与狮门影业联手投资万美元的《功夫之王》,这也是中国首部与好莱坞紧密联手运作的电影项目,从资金筹备到项目运作,全部与国际接轨,且华谊兄弟第一次负责整个大中华区的发行,为其后续影视项目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契机。

之后直至现在,国内多部影片以此种方式和国外电影公司合作,出海时则借助海外发行公司轻松搞定,“借船出海”成为常态。很多影片也确实享受到了出口海外的红利,增加了票房以及票房以外的收益,但整体来看,绝大部分收入仍以国内票房贡献为主。

“走出去”的影视作品,有时候并不代表其“混得好”。

且看创造了我国影史票房前十的国产影片数据:

无论是排名第一的《战狼2》,还是最近上映就强势进入排行榜的《我和我的祖国》,国内票房远远高于它在海外上映取得的收益,个别影片如《我不是药神》,海外票房成绩甚至不值一提。

负责这些影片海外发行的公司如WellGoUSA、Sony、Columbia等,大多为国外发行公司,仅有CMC华人文化和ChinaLion华狮电影是中国资本。然相较于TheHCollective(以下简称THC)、WellGoUSA和WarnerBros.等拥有多年海外发行经验、对于点映、试映、扩映、宣传以及奖项营销等方面都有成熟规范手段、资源遍布全球的老牌海外发行公司,CMC和ChinaLion的根基并不牢固,成立时间较短,资源也并不丰富,甚至经验也实为有限。但,中国已然到了“造船出海”的时候了,想要真正“走出去”并“混得好”,就不能一味依靠“借船出海”了。

如果说之前中国电影谋求海外市场,“走出去”求名需求大于求利,但在我国票房持续增长并逐渐放缓的趋势下,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必然。

“借船出海”虽然便利,但终归收益有限,且话语权被剥夺。“走出去”最终的目的无非是争夺全球话语权,出征海外,想要获得主控,纵使好风凭借力,最终还需靠自己。

2

布局

“造船出海”刚刚起步。

我国影片“走出去”,对于海外发行公司的依赖程度从上文《中国本土电影票房TOP10》表格中已经略窥一二。

其中,好莱坞“六大”及其附属公司的实力最为强劲。发行的影片类型多样,地域遍布全球,针对的受众不局限于某一类人群。在国外取得相对优异票房成绩的中国影片,基本背后倚靠的都是Sony、Columbia之流的公司。

可以说,如果没有MiramaxFilms,就不会有《英雄》在北美创造的票房神话;没有福克斯和环球影业,同样不会有《功夫熊猫3》和《雪人奇缘》在海外多个国家上映发行。好莱坞公司与中国电影公司的深度合作,确实让中国影片走得更远。

而以DVD发行起家的WellGoUSA,在类型和受众人群定位上相对于好莱坞公司就狭窄很多。它发行偏好主要偏向动作片,如《叶问3》《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等影片的海外发行,皆是由WellGoUSA负责。虽然它的发行区域和人群不止于华人,但受众面依然较窄,影片归于小众,海外收益不大。此次,它还负责今年票房黑马《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海外的发行,预计海外票房不容乐观。

和以上海外发行公司相比,我国的海外发行公司显得有些势单力薄,过于年轻。

成立于年10月的ChinaLion华狮,截至目前共参与发行了95部影片,是我国影片出海的重要一脉。

尽管发行影片的票房成绩一般,但它是针对海外华人独立自主的发行,可以实现和国内市场同步发行上映,且和西方主流院线进行票房分账,而非买断发行。北美华狮自行摸索建立的电影海外发行渠道,虽然并不完善,但无疑为中国布局海外发行开了一个好头。

当前,华狮的业务已经扩散到大洋洲和欧洲等地,算是不错的发展势头。

华人文化全资控股的华人影业入局最晚,年才在国家电影局支持下成立。不过,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负责海外发行的项目却很有重量,《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皆在其中。

华人影业当前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的受众是华人社群。不过,它的“三步走”战略显示了它的野心:第一步,在海外的华人区形成稳定长期的放映;第二步,希望在华人区形成海外本土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zz/1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