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历史书,因为枯燥,偶尔也看看电影,自认为有不俗的观影经验,至于让我说出一点所以然,写写影评,还是做不到的,毕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稍微丰富的观影经历也不足以让我对导演(作为一部电影的作者跟灵魂人物)来评头论足,我只是写写一些意识流的东西,有我怎么接触到这个导演,由一个导演怎么去了解他的作品,从作品怎么去了解一个演员,诸如此类,不涉及剧透,也没有专业光、影、声方面的东西,纯粹作为消遣。
提到电影,很多80、90后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港片,提到港片又会想到成龙、李连杰的功夫片、周星驰的无厘头、还有古惑仔、林正英的僵尸片、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王家卫的暧昧虚无细腻等等,我们小时候就能通过租碟片轻松接触到这些电影。
我是很晚才知道杜琪峰这个名字的,这也不奇怪,我们都是先知道一些角色的名字,再者才是演员,至于导演,毕竟站在幕后,只有在你对电影开始慢慢有感受,想去深入了解这门艺术(电影应该可以称之为艺术),才会去想要认识导演。
现在提到杜琪峰,大家必定能说出一堆的作品,比如《阿郎的故事》、《枪火》、《暗花》、《暗战》、《黑社会》等等,当然可能也有大家没意识到跟他有关,但又大名鼎鼎的作品,像是83版《射雕英雄传》、星爷的《济公》。《射雕》这在当年可谓是至尊大IP,至于星爷和杜琪峰自《济公》后分道扬镳,也是后来大家茶余饭后的八卦。
在杜琪峰的所有作品中(我基本上看过杜琪峰导的所有电影),我尤爱《柔道龙虎榜》,这是一部被片名耽误的电影,片名油腻,很容易让人想到香港电影盛产的那种油腔滑调的电影。
《柔道龙虎榜》海报实则不然,这是部向黑泽明致敬的电影,影片结束,导演直接表明了态度,除了显而易见的音乐上的致敬,再来就是影片中师父那患有痴呆的儿子见人打招呼时永远是说:“你好,我叫阿正!我做姿三四郎,你做桧桓”。
《姿三四郎》海报用传统类型电影分类,这是一部体育励志电影,杜琪峰用的是黑帮电影的形式,同时又做着与励志电影不相关的事情:骗钱、抢钱、喝酒、吃饭、吵架,只是在风起的那一刹,他们的心才泛起一丝美好的涟漪,随即立刻消逝,正式这一闪即没的瞬间打动了我,让我落泪。
《柔道龙虎榜》是杜琪峰最喜爱的一部自己的电影,他说,“这部电影由头到尾都没有剧本,很接近我所理解的电影的世界,我可能没有办法告诉大家我的世界是怎么样,但是通过这部电影大家就会看到我的世界”,上映的时候票房却惨淡,他说自己高估了香港人的审美。这一点有点像大陆我最喜欢的导演姜文,他自己最津津乐道的自己的电影,也是最接近理想主义的《太阳照常升起》,同时也是观众最不“认可”的一部姜文电影,当观众说看不懂的时候,他也只能对观众说,“看不懂,那就再看一遍”。
《太阳照常升起》海报唯一可以解释电影的,就只有电影本身。你想了解导演的世界,你就应该去看他的电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jc/1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