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阿凡达2会是院线救世主时,小编心中就有一个疑问!

因为阿凡达2的预测总票房在24-31亿人民币之间,这样的票房固然不低,但也不算高,之前沈腾马丽的电影《独行月球》已经拿到了31亿票房!

如果说31亿就是救世主的话,“救世主”三个字就显得太廉价了!

可既然专业人士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阿凡达2和独行月球就必然有不同的地方,到底哪里不同呢?

我们来看下分账票房!

独行月球,累计票房31.02亿、总人次万,平均票价41.5元,分账票房28.42亿,其中片方占比39.10%,拿到了11.11亿,影院占比52.27%,拿到了14.85亿,其他占比8.63%,拿到了2.45亿

阿凡达2,累计票房7.07亿,总人次.4万,平均票价56元,分账票房6.28亿,片方占比22.93%,拿走1.44亿,影院占比55.27%,拿到了3.28亿,其他占比24.80%,拿到了1.55亿!

细心的小伙伴注意到了,阿凡达2的分账票房里,片方拿到的分账票房比例远低于独行月球,后者是39%,前者却只有22%,差了近一倍!

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是电影,阿凡达2片方只拿走那么少的票房呢?

这就要从票价说起了!

阿凡达2的平均票价是56元,远高于它的发行价(25-30元),搞出来的的部分没有给到片方,也没有给到电影院,而是进了“其他”的腰包,这里的其他呢,指的就是售票平台,比如淘票票,比如猫眼!

电影院的定价权是售票平台自己掌控的,说白了,他们可以让影迷看40元的阿凡达2,也可以让他们看元的阿凡达2,而不管售票平台如何定价,最终掏腰包的都是观众!

至于售票平台为什么会提高《阿凡达2》的电影票价,这个很好理解:这是卡导打磨13年的佳作,凭借阿凡达1的口碑、影响力,第二部卖座是大概率事件,哪怕票价昂贵,粉丝也会买单!

反过来,如果是《独行月球》这样的爆米花电影,售票平台随意涨价的话,结果只能是:没人看!

所以,阿凡达2的确是院线眼中的救世主,卡导给了他们一次随意定价的机会,只不过,介于目前的防疫政策,能走进电影院,且愿意走进电影院的人微乎其微,如果这部电影能早点上映的话,票房绝对不是现在这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jc/13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