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会玩,也有野心。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专门跑去查了下,发现《赤道》和《寒战》系列的编导,是一模一样的,都是梁乐民和陆剑青。虽然有内地的公司参与制作(万达、安乐),但这两部片子,毫无疑问都是港片。继年《寒战》小玩了一把政治之后,年的《赤道》玩得更大,甚至连涉核都YY出来了。

那么既然都已经涉核了,为何片中却丝毫没有驻港部队介入的痕迹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大家不能用现实中的情况来套。既然是电影,大家看个爽,编剧和导演YY个爽就行了。因为如果在现实中如果真发生了这样的事,别说片中张家辉一个小小的警司了,就算是香港警务处处长,都没有参与的资格(和电影差距很大吧)。

如果不是电影,而是真的是涉核了,联合国五常的其它四个,早就要求北京派遣最精锐的人马去处理了,香港方面除了特首外,只有保安局局长跟进和全面配合中央完成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保安局可以参与,而警务处处长没有资格参与呢?因为警务处处长在香港属于高级别官员,但其实警务处只是保安局旗下众多机构中的其中之一。

警务处负责的是香港的治安和秩序稳定,对于这种国际性事件,可以说连知情权都没有。而且这种国际性事件,如果影响太大,甚至连驻港部队都没有都未必有权力管,中央军委和国安局直接就介入了。电影里YY出香港方面自己做主的情节,应该是现实中没有出动过部队的先例,同时也是为了电影过审吧!

其实有时候挺佩服香港电影的,虽然黄金时期早就过去了,但只要是港片,现在依然很敢拍。相比内地片和合拍片,对于敏感的东西也跃跃欲试,勇气可嘉。只不过无论是《寒战》也好,《赤道》也罢,随着时代的更替和局势的变化,都只是起了个头,却很难延续的样子。而且《赤道》挖的坑比《寒战》多得多,但这些坑可能很难有填平的那一天了。

因为《赤道》涉及军机坠毁、毁灭性武器、军火交易、情报卧底、国家机密以及大国之间的博弈。这些东西,在美国好莱坞可能是百无禁忌(人家连白宫陷落都敢拍),但在现阶段国内,却并不合时宜。这样的题材,也许再过一些年月,我们也可以不用畏首畏尾,拍得更好看,但肯定不是现在。

最后,实在忍不住赞叹一句,文咏珊在《赤道》里,既能看又能打,冷艳又充满进攻欲,真的是太有feeling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wh/12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