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的地名,就如同中国人的名字,有很多出现频率极高的字。大家在人群中遇到“张伟”、“王伟”这样的名字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而相同的是大家所听到的地名中带“州”、带“阳”的也很多,如广州、杭州、襄阳、洛阳等,无论是这些地名还是人名都表现出浓郁的的中国文化特点。那么,除了“州”、“阳”,还有哪些字经常出现于地名中呢?笔者认为“陵”是其中之一。
古今中外,有很多地名带“陵”的城市,最为著名的首先要推“金陵”这个六朝古都了,其它小有名气的还有广陵、江陵等。那么,“陵”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出现于众多的地名之中呢?除了地名外,在汉语有关“陵”的组词中比较常见的两个词是“丘陵”和“陵墓”,这实际上就揭示了有关“陵”字地名的来源,——因为当地的丘陵地形或者是因为当地坐落于古代重要帝王的陵墓附近。前者如金陵,后者最典型的就是陕西省的黄陵县。具体还有哪些类似的城市,朋友们知道的可以在文后留言交流,在此笔者重点来聊聊这几个名气较大的带“陵”的城市,以让大家对它们有更多的了解。
一、金陵
金陵就是南京的别称,是这类城市中最出名的一个,或许是因为南京是古都而出名,或许是因为电影《金陵十三钗》而被人熟知,总之这个城市确实是中国古往今来中很重要的名都俊邑之一。
金陵地理位置
南京之所以称为金陵,与其境内的钟山有关。钟山曾被称为金陵山,也叫作紫金山,是一座海拔只有多米的低山。按照地理的说法,海拔在米以下的起伏较大区域称为丘陵,那么钟山就是典型的丘陵了。南京因为南依钟山、北临长江,自古就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是北方经略江南的跳板,也是南方北伐中原的根基。正是因为南京所具有的特殊战略位置,在历朝历代这座城市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城市长盛不衰的典型,更是与西安、北京等齐名的中国五大古都之一。
全国城市GDP排名
如今的南京依然是中国最具实力的城市之一。其年GDP位列全国前十,人均GDP约有17.55万元比深圳、上海等经济强市还要略高一些。南京的经济实力不仅缘于其强大的产业实力,也与其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定位有关。南京在解放后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综合性工业中心之一,是驰名中外的旅游名城之一,又是华东地区传统的商业重镇之一,更是华东地区最重要科教、医疗、交通中心之一。所以当前的南京不仅有发达的石化、电子、汽车等制造业,更有着繁荣的商业和旅游业,而金融业、高科技产业也日益具有了相当的规模。所以说,如今的南京依然充满了强劲的实力,依然具有无限的潜力!
二、广陵
广陵也是一个很有名的城市,或许是因为一首叫做《广陵散》的古曲,或许是因为李白的那首千古名篇-《送孟浩然之广陵》。无论如何,至少说明了在古代广陵是一个十分重要、广为人知的城市。那广陵究竟在哪儿呢?它就在如今的扬州,曾经的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在古代也曾经有过长期的繁盛。
那么,为什么扬州又称为“广陵”呢?与南京相似,扬州城北部广布着低缓的丘陵,由此也就有了“广陵”的称呼。这个称谓从两千年前的楚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而在后来的历史上因为扬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它一直都是江淮地区最繁盛的城市。特别是在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因为扬州地处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是联系四方漕运的中枢,其经济地位甚至超过了长安、洛阳这些当时的国都,“扬一益二”的盛誉就反映了扬州在当时所具有的超然城市地位,是我国古代长期的、名副其实的一线城市。
扬州曾是全国漕运中枢
然而,如今的扬州显然已经不再拥有当年的辉煌,它不过只是当前江苏省的一个普通地级市而已,在省内的经济实力更是十分平庸。年扬州市GDP约为亿元,在强大的江苏省内处于中游水平,不及同为历史名城的南京和苏州的一半。那么,曾经那么耀眼的扬州为何如今却如此暗淡呢?其实成也运河,败也运河!运河的漕运在古代是全国物流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火车、海轮等近代运输工具的出现,运河沟通南北的功能迅速被速度更快的京沪铁路、运量更大的海运所替代,由此作为漕运枢纽的扬州,其衰落也就在所难免了。当然,在笔者看来城市的兴衰自有历史的变迁,作为具有深厚底蕴的扬州城,坐拥着优越的水运条件,又地处长三角这个发达区域的核心地带,其未来的再次崛起依然值得期待!
三.江陵
江陵是湖北荆州的别称,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其实在韩国也有一个江陵,但只是一个20多万人口的小城无论从知名度还是城市规模都难及中国湖北的荆州。那么“江陵”这个地名是如何而来呢?据《山海经》所言,古代荆州城附近地区“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意即这里是一片临江的丘陵地带。
江陵是战国时期南方最大城市
江陵是南方特别是长江中游荆湘一带最具历史底蕴的城市之一。早在春秋初期楚国即迁都于此,此后的三百年里江陵一直作为楚国这个南方大国的都城,城市人口众多,工商业发达,是当时南方的最大城市。后来的魏晋时期,荆州又是南朝仅次于国都建康(即南京)的第二大政治中心。再后来的隋唐时期荆州依然是南方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
然而到了宋元以后,荆州在湖北的中心地位便逐渐由武汉所替代,由此荆州逐渐就沦为了湖北省内的一个普通地级市。不仅不及武汉,甚至如今与襄阳、宜昌等同类地级市相比也差距较大。年荆州市GDP约有亿元,约是襄阳的一半,不到武汉的一个零头。那么曾经显赫一时的荆楚重镇为何会衰落至此呢?笔者以为,这与中国整体政治经济重心的历史变迁有关。在宋元以后,中国的都城由之前的长安洛阳轮替,逐渐向东转移到开封、北京、南京这条线上。特别是当政治中心位于北京后,途径鄂东的武汉南下广州显然更为近捷。但在隋唐以前,长安或者洛阳与岭南的联系,如果途径鄂西的襄阳和荆州明显是更为合理的。
湖北省城市GDP排名
虽然如此,在如今的高铁时代,荆州的优越区位正再次显现。作为自古以来的南北要冲,在新的高铁时代又将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所以荆州的再次复兴指日可待!
4.巴陵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这是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对巴陵城壮阔之景的生动描写。可见巴陵即指岳阳,那么岳阳为什么会有“巴陵”之名呢?据笔者所知,“巴”字意指古代传说的一种大蛇,再加上岳阳市境内有幕府山、君山等一系列低山。所以笔者认为,“巴陵”可以理解为如长蛇状蜿蜒绵亘的山丘地带。
江陵和巴陵地理位置
巴陵因《岳阳楼记》自然也就成为了知名度很高的千古名城,而实际上古代的巴陵也确实一直都是长江中游的主要经济中心之一。如今的岳阳经济实力依然十分强悍,在湖南省内仅次于长沙,年实现GDP约4亿元,在整个中部的地级市中也是高居前列。岳阳之所以成为中部地级市的佼佼者之一,与其优越的地理区位有很大关系。岳阳地处洞庭湖入长江的交汇处,是湖南各市通过洞庭湖水系通江达海的咽喉要地,所以岳阳一直都是湖南最大的港口城市。另外,岳阳处于京广铁路沿线,且地处武汉与长沙这两个特大城市之间,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中三角”的背景下将迎来绝佳的发展机遇。所以笔者可以肯定,岳阳是中西部十分值得看好的一座即将冉冉升起的实力之城!
湖南省GDP排名
各位读者朋友,您还知道哪些地名带“陵”的城市呢?欢迎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wh/1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