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过,我很乖。”这是一个年仅8岁女孩的墓志铭,简短又贴切的形容了她的一生。她的乖巧、她的可爱、她的贫穷、她的坚强,有关她的一切感动了身边无数素不相识的人,偏偏命运之神没有听到来自人间的祈祷。无数普普通通的人们,升华了自己的情感,最终汇成了涓涓的温情,于是希望便破土而出。
电影《天堂的张望》,由杜斌编剧、执导,杜奕衡、朱梓玥主演,根据白血病女孩佘艳真实的经历改编而来。一切得从7年前开始说起。
7年前,张国华在回家的路上捡回了一个女婴,贫穷善良的他不忍心再次抛弃这个孩子,收养了她,并给她起了名字叫张望,希望的望。张望渐渐长大,成为一个乖巧、善良、品学兼优的小姑娘。
突如其来的急性白血病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面对30多万的资料费用,贫穷的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幸运的是在当地媒体帮助下,全国各地纷纷捐款,小张望得以继续治疗。由于缺少骨髓的匹配,这个精灵在8岁去了天堂。
影片大致分为两部分,在上半部分突出的表现了张家的贫困,养父只有卖掉了自己编的竹篓才能买一包方便面带回家奖励给小张望。同时影片也把小张望乖巧、懂事、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片中我们看着张国华为借钱而下跪、被打、被骗……他四处筹钱,他拼命工作,我想这些就是我们血淋淋的生活。
下半部分重点向我们描述了在小张望住院期间引发的人间温情以及人们由冷漠到希望的心理转变。护士、医生,记者、热心的画家题题爸教她画画……越来越多的平凡的人知道了、感动了。蛮横的姑娘有了弥补的机会、欠钱不还的老赖最终匿名捐款,世界各个角落更多善良的人解囊相助,沙聚成山,滴水成海。最后,无数这样的“点”,汇成了“面”,希望的种子便已经种下。
影片中杜奕衡早期作为刘德华的模仿者被大家熟知,他通过努力摆脱了模仿者的烙印,成功成为了一名专业演员。影片中他塑造的悲苦父亲形象也颇令人感动和感叹,在绝境中死命地干活,卖肾被骗,卑微的下跪、急诊室排队交钱和女儿流鼻血时的两难……一个一个镜头都在无声的呐喊,我只想救救我的孩子。
可惜的是细节方面的处理还是显得有点粗糙。在影片开始,小张望自己把米饭和咸菜装好后,父亲接过来放在了书包。有过带饭的同学知道,饭盒放进书包大都会包一个塑料袋,以防米饭、汤汁在行走过程中会漏出来。
影片最大看点的当然是小张望的饰演者朱梓玥,小家伙把一个乖巧、懂事、品学兼优的一年级小学生表演的很是神气,对于分的坦然、在医院坚持考试的自信、对带花发卡的渴望……剧情的推动大都在她的表演中水到渠成,一切都不早不迟。
“我自yuan放弃治疗”7岁的小张望知道了自己的病要很多钱时,写下了这样几个字放在了病床上。无数人的冷漠被击退,温情冉冉升起,希望就在明天。
影片中小张望躺在最后一次的手术台上,轻声告诉她的医生妈妈她也要做个善良的人,如果她死了把大家的捐款留给其他人。最终,她捐款的余款帮助到了其它急需的人,挽救了其他生命,她的眼角膜也给她遇到的小哥哥重新带来了光明。
或许,她的一切,都把冷漠的社会变得温情起来,变得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希望。天堂的张望,是我们的希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yf/1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