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望望给大家介绍一部充满希望,温情质朴的青春成长片——《听见天堂》,《听见天堂》是一部在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意大利电影,它根据意大利国宝级盲人音效大师米可.曼卡西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

接下来,望望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这部影片吧!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8岁的米可本来是一个活泼自在的小男孩,不幸的是,在一次玩火枪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导致双目失明。而根据当时的意大利法律规定,像米克这样的盲童只能进入具有教会性质的盲人寄宿学校进行学习,而不能够再像以前一样到普通的学校去读书。

当时的盲童学校,看起来是一项大度周全的救济工程,但其实是政府懒政的表现,它忽视了正常孩子追求梦想的权利,无视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所以,在盲人学校的学生只会被培养成为纺织工或者接线生,被剥夺了其他发展的可能性。

米可被迫接受失明的事实后,有过痛苦迷茫,产生过对世界的抗拒,甚至对周围的人也抱有敌意,但在这所学校他也结识到了不少好朋友,逐渐敞开自己的心扉。

一次偶然下,他找到了学校教室里的录音机。米可发挥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录音机录下了周围生活以及自然事物的一些声音,比如雨声拍打在窗台上的声音,打雷的声音,还有蜜蜂飞翔的声音,用浴室花洒模仿下雨的声音等等,并且用这些声音拼剪了一个音乐的小故事《雨过天晴》送给了他的好朋友。

他们在音乐的和声效上探索上走得越来越远,失去视觉后的盲人对声音的发掘更加的敏锐,米可聪明地发挥了他身上特有的优势,利用各种声音的拼贴发掘,以及人声的解说,制作了一个一个的有声故事。

期间一群孩子们被冥顽不灵,刻板冷酷的老校长干预反对,好在开明温柔的男老师偷偷给予了他们很多善意的帮助。最后在表演厅里,米可和他的伙伴们向台下蒙着眼睛的家长呈现了他们演艺录制的这些精彩故事,最后他们的表演获得了由衷的赞美和掌声。

故事结束的时候,字幕上显示,年,意大利政府在各方呼吁下废除了盲人学校,让盲孩能够自由地在普通学校就读。这就代表着他们未来的工作方向、人生梦想不仅仅局限于纺织工还有接线生,能够发挥更多的优势进入社会,甚至还能比一般人做得更加的出色和优秀。

望望认为这部影片的亮点就在于它用平实简朴的叙事方法开展故事,切实地用儿童的视角来审视一个对待残疾人不平等不尊重的法规制度。并且用最自然原始的方式来捕捉盲童的世界,体现了温情的人文关怀。

比如里面米可与他的先天性视障朋友的一段对话:

[朋友:颜色是什么样子的?

米可:棒透了,你最喜欢什么颜色?

朋友:蓝色……蓝色像什么?

米可:像是骑脚踏车时,风吹在你脸上的感觉,或者像海。还有棕色,摸摸看……(带着朋友的手摸上了树干)棕色像这树干,很粗糙吧?

朋友:是很粗糙,那红色呢?

米可:红色像火一样,像是太阳下山的天空。]

像这种细腻又纯真的孩童心理在影片其他地方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朋友们不妨闲暇时下来看看!

好了,关于这部影片,小伙伴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yf/1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