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维克战役(又名挪威战役,NorwegianCampaign)发生于/04/09至/06/1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其中一个战场。当时的挪威是二次大战中的中立国,因位居北极圈以北,地理环境及战略地位特殊,加上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对于战争时期基于谋略上的侵占及对铁矿砂用于有大量需求的德国来说,无疑是相当大的诱惑。为掌控铁矿砂运输及北海地区的航运,德国打破了和平中立,对挪威的水域及空域展开袭击。
不同于复杂烧脑的战争电影,《血战纳尔维克》更多地是将剧情放在人物的心境刻画上,凸显出了在战火无情下,平民的处境及无奈。
战争导因于少数人的利益,并招致局外多数人的悲惨命运
主角托弗特是一名挪威军人,于前线和英、法联手作战迎敌德军,在过程中他经历被俘、被折磨的处境,仍未丧失返家见亲人一面的坚毅信念;而托弗特的妻子英格丽达是小镇上的饭店服务生,精通英、德语,在战时为助人而协助藏匿英协的人员,却也为保身而不得不为德军做翻译及调解的工作,最后更为了拯救命悬一线的儿子而全盘托出英人藏身处情报给德军。
托弗特是军人,所以坚守诚信及纪律,待希特勒首遇挫败之战后,他随军返乡,却从人们得口中知妻子竟做出助敌之举,这让他不可置信地感到气愤且无法接受;而英格丽达的每一个决定背后不是为图战争得胜或国家荣耀,她是妻子、是母亲,在这些身份下的她,只希望守护住家人,努力守至丈夫归来却只换得咎责及不谅解。
当彼此无法理解对方行为背后所潜藏思维,在深刻的情感联系都会在质疑和不安中一夕间破碎
胜愉的味道没有持续太久,挪威再次遭袭,而上校向所有士兵们打气的一句话,才让托弗特忆起,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战,并重新牵起妻子的手,一起到北方开启新的生活关卡。
《血战纳尔维克》不仅带给人们对于战争的反思,也同时带入了许多情感的议题,借以唤起人们的共情和共感,每当战事发生,总会无时更新许多数字,不管是炮弹数、伤亡数、攻占数,看见这些数据时,除了互相攀比国家间的武力及经济盛衰,也应从另一个层面去意识到每个数字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人物故事。
如同每一个上场的士兵胸前备装的不是武器,而是家人的相片。经历了那么长的战事,不论是居于战场或守于家园,对人民而言,战争从来不是为了证明谁可以赢过谁,而是为了自己珍视的一切而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yf/13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