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而言主要说的就是当下的学校教育体系。无论哪种范畴下的教育,其本质都是让人学会在这个社会生存的本领。但是恰恰就是这一点上出了问题,教育的功利性尽显无疑,无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上渗透到各个层面的教育模式,都在教我们的孩子急功近利,以追求成功为目标,甚至以金钱和某些成就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所以,在这里,我并不想多谈教育的问题,并且我认为,《银河补习班》从本质上想要说的也并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记录了有关原生家庭,有关孩子(也包括成年人)成长的一堂爱的必修课!

生活技能,工作、学习技能,以及凭借这些技能在社会上所取得的全部成就,这些都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的一生,更多的时间还是在与他人相处,与自己相处。学会爱,学会以爱的方式去面对每一个人,尤其是和自己亲近的人,同时帮助、影响他们学会爱,具有爱的能力,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当然,这个过程,很可能因为种种不可预测的原因,发生畸变,甚至适得其反。而这恰恰需要我们更加懂得爱人,爱自己!

这一点,从成年马飞为了能够成为宇航员,与父亲翻脸的一场戏,可以看出,哪怕是接受了如电影中那样爱的必修课,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同样难免受到这个社会的裹挟,做出让最爱自己的人伤心难过的事情。“第一次做儿子”与“第一次做爸爸”,人总是在成长中慢慢学习,哪怕是走错了关键的步伐,也还是要在爱里迷途知返。当然,作为电影,这个桥段确实有为了戏剧冲突而制造矛盾的嫌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确实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没有爱人之心的人,是很难过好自己这一生的!而爱的能力,却必须通过言传身教才能达到,这是所有的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再进一步,也只有原生家庭,父母最无私的爱,才能让孩子真正学会如何正确地去爱人。这就是《银河补习班》最想要告诉观众的一点。

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邓超和俞白眉两位导演很显然把自己身为人子,同时也生为人父的感悟全都倾注在这部电影当中,无论是开篇是熊猫盼盼的时代记忆,还是其中多首耳熟能详的金曲运用,都是这三十年以来,所有和两位导演一样成长着的观众的记忆,而这些记忆知识表象,它真正承载的还是每位观众在这三年中,难以忘怀的有关爱的记忆点。通过这些记忆,才能让我们串连起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受到的,来自家庭,来自父母的无尽的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zl/136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