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我们知道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就起源于此。在上个世纪,这里成为电影的沃土,孕育了无数电影大师。例如,贝托鲁奇拍摄《末代皇帝》和《戏梦巴黎》,罗伯托贝尼尼拍摄《美丽人生》。比如拍摄《黄金三镖客》和《美国往事》的莱昂内,世界现代艺术电影“圣三位一体”排名的费里尼,以及被电影爱好者崇拜的安东尼奥尼。当然还有一位重量级导演。他就是出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朱塞佩托纳多雷。对于一个导演来说,能拍出一部很棒的电影是很棒的,但是托纳多雷至少拍了三部——《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今天,我们来谈谈他的代表作——天堂电影院NuovoCinemaParadiso电影鉴赏又名《星光伴我心》推荐理由:那被放逐的梦时长:min推荐指数:★★★★这部电影早在年就在国外上映,但直到今年6月才正式登陆内地影院。虽然我在网上看了无数遍,还是跑到电影院重温了一遍。因为一部真正好的电影,即使看了遍,也会有新的收获。而《天堂电影院》就是这样。它看起来质朴纯真,既没有《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那样的浓烈阴郁,也没有《海上钢琴师》那样的深邃传奇。但是和它们相比,《天堂电影院》并不简单。表面上看,这是托纳多雷写给传统影院的讣告,宣告其死亡。但同时也是一个关于爱情、亲情、友情,关于成长,关于“逃离小镇,奔向北上广”的故事。它甚至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它到底在说什么,取决于你经历了什么和你有什么想法。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托托的小男孩。托托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在二战期间死于苏联。因此,对于托托来说,他的父亲一直缺席,直到他遇到阿弗雷多。阿尔弗雷多是这个小镇上唯一的电影放映员。虽然他不识字,甚至不会加减乘除,但他是这个镇上真正的智者。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但大多数时候,他站在高处(阁楼上的放映室)俯瞰整个城镇。其实这也是隐藏的“上帝视角”。当然,作为一个普通的电影放映员,阿尔弗雷多只能俯瞰小镇上的所有人,却拯救不了任何人(包括他自己),除了一个叫托托的小男孩。因为对电影的痴迷,托托希望能和他一起学习电影放映技术。阿尔弗雷多起初拒绝了。原因之一是托托的妈妈强烈反对。第二个原因是他觉得电影放映员的职业没有前途,随时会因为胶片起火而葬身火海。然而,托托已经痴迷于电影。为了拜阿尔弗雷多为师,他用尽了各种方法。最后,他无可奈何。他跟阿尔弗雷多套近乎:“我虽然不能进放映室,总能成为你的朋友吧?”阿尔弗雷多又拒绝了他:“以貌取人,以智择敌。你太聪明了,不能做朋友。”托托真的很聪明,聪明得超乎常人,但阿尔弗雷多没想到的是,这个小男孩依然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所以最后,他决定收他当学徒。这一步对多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撼动他命运的支点。如果没有阿尔弗雷多,托托可能会在一个小镇平庸地度过一生。他的智慧最多能让他过上体面的生活。但他永远无法冲出这个与世隔绝的小镇,最终在镇上活出传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堂电影院》是导演托纳多雷的精神自传。影片中的托托出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和托纳多雷一样。但他们都选择了离开家乡,来到罗马。最后,他们都成了著名的导演。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引导托纳多雷成为世界知名导演,但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在指导托托的是托纳多雷。正如我之前所说,阿尔弗雷多是这个镇上真正的智者。在托托的几个重要的生命节点上,阿尔弗雷多像一个仙人指引着他,为他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托托第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是他与电影的联系。西西里的这个小镇美丽而宁静。但同时也是封闭的、落后的、平庸的。小城镇的人们像无头苍蝇一样生活,经历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匮乏。他们下班后唯一的消遣就是聚在电影院看电影。当电影院把人们拒之门外时,每个人都疯了。对于这个镇上的人来说,如果连电影都不能看,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就像现在很多人一样,你不让他打麻将,刷抖音,打荣耀,他就死定了。但是托托和镇上的人不一样,因为他有他喜欢的东西——电影。而且他的这种热爱,不是把电影当消遣。电影之于托托,正如音乐之于朱之文,诗歌之于余秀华。它是平庸现实的一线曙光,也是通往看似遥不可及的理想的深邃之路。因此,当阿尔弗雷多决定收托托为弟子时,托托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在此之前,为了补贴家用,托托不得不去教堂给牧师当助祭。但是这份工作很无聊,所以托托经常摸鱼打个盹。那种状态,就像现在很多“打工人”一样,为了生活,不得不做一份枯燥无味,没有前途,工资微薄的工作。但是电影放映员不一样,因为这是托托喜欢的。后来因为电影胶片起火,阿尔弗雷多双目失明,托托接替了他,成为镇上唯一的电影放映员。从那以后,电影成为了托托的立身之本。多多第二个重要的人生节点是在中学。一天,托托告诉阿尔弗雷多,他想离开学校,这样他就可以成为一名全职的电影放映员。阿尔弗雷多严厉地制止了他,并给出了理由:“这不是终身职业。目前,你和电影院互相需要。将来,你会做其他事情,比现在重要得多。”这时,阿尔弗雷多已经失明,但他看得更清楚。他的话不仅预言了传统影院的衰落,还向托托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认知:最终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不是某项技能,而是他的文化和眼界。在投影技术上,阿尔弗雷多是最好的,但那又怎么样呢?到头来他还不只是个电影放映员,做着最累的工作,拿着可怜的工资。双目失明连饭碗也丢了。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缺失限制了他的视野。阿尔弗雷多非常清楚,无论他对这个小镇和自己的生活有多厌倦,他也只能走到这一步。这种无力感是成年人最大的悲哀。于是阿尔弗雷多建议托托继续学习。就像在桃花岛,黄蓉没有教杨过功夫,而是整天逼着他念论语、孟子。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杨过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大老粗,那么他又怎么可能领悟到为孤独求败的三重境界呢?如何才能创造出自己的绝学呢?最后,在华山之巅,他也没有底气说出:“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大侠不仅拳脚硬,而且武功修养深厚,文化修养举重若轻。黄蓉逼杨过读四书五经,其实是在给他一个文化基础。同样,如果《天堂电影院》中的托托早早辍学,他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阿尔弗雷多,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镇上做一辈子放映员。他很难走出去成为一名著名的导演。托托第三个重要的人生节点是离开小镇去罗马。当时,托托爱上了一个银行家的女儿爱莲娜。虽然他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这注定是一个贫穷的男孩和一个富有的女孩之间痛苦的爱情。也许他们可以冲破重重束缚,最终一起走下去。但是等待他们的可能只是一场鸡毛蒜皮的婚姻。毕竟,婚姻比爱情现实、复杂、琐碎得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小镇上,托托不会找到真正的出路。阿尔弗雷多非常清楚,这个小镇对于有梦想的有才华的年轻人来说太小了。太小而不能承受杰出和伟大,它充其量只能孕育出像暴发户奇奇欧这样的所谓“小镇杰出人物”。当他建议托托离开小镇时,阿尔弗雷多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是一个被诅咒的地方。每天生活在这里,你会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什么都不会改变。然后离开,一年,两年,回来你会发现人事全非了,你要的东西不在这里。”那时,年轻的托托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这句话。直到30年后,他成名回国,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你想要的不在这里”。这部电影没有告诉我们托托离开小镇去罗马时发生了什么。但和他一样,我们也能猜到他过去30年的痛苦和挣扎,孤独和无助,那一定是一段艰难的时光。但无论他遇到什么挫折,无论他多么怀念这个小镇的宁静和安逸,他都从未放弃,因为当他在火车站告别时,阿尔弗雷多曾告诉他:“不要回头,不要写信,想家的时候忍着,忘记我们,如果你失败逃回来,就不要来看我了。”也许正是这种拒绝支撑了托托三十年。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再次看到了导演托纳多雷对家乡复杂的感情。就像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他描绘了小镇的美丽和淳朴,同时批判了小镇的孤立、平庸甚至虚伪。托纳多雷和影片中的托托一样,也离开家乡前往罗马,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电影梦。当然,无论是留在小镇还是“去北上广”,都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主动或被动地选择留下或离开。然后用你的余生为你的选择负责。但是不管选择什么,有一件事是不变的,就像托纳多雷对托托说的:“人生不像电影,人生辛苦多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zl/14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