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峰本报北京专电4月17日,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了中外电影合作论坛。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银幕数量已经超过4.3万块,成为全球银幕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也成为世界电影舞台的重要成员,中外合拍片的数量也逐年递增。如何在市场热潮中保持正确的合拍节奏?陈凯歌导演(右图)认为,合拍电影像是一桩婚姻,双方都要坠入爱河,都要对制作电影贡献自己的想法。电影可以超越国境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夫·多德以中美合拍片《功夫熊猫3》为例,认为中美合作能够共同推动两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但中美两国电影产业也面临相似的问题,“因为盗版的存在,很多从业者的收入受到了影响,我们的创作灵感和分享故事的意愿也受到了阻碍,但是庆幸的是两国都已经采取了保护版权打击盗版的措施,这是两国电影行业通力合作的重要支柱”。印度演员阿米尔·汗有“印度刘德华”之称,这次不但作为北京电影节的嘉宾,还带来了自己的新片《摔跤吧,爸爸》,该片不但夺得年宝莱坞电影票房冠军,还创下了印度本土历史票房之最。在本届北京电影节上,该片将作为展映电影连续放映。阿米尔·汗坦言,自己是在电影世家中长大的,如果有一个好角色和好故事,电影是可以超越国境的。“在我读到一个剧本时,我只会考虑自己是否被感动。”阿米尔·汗说,“我看到中国电影能够反映中国的文化特色,这让我很兴奋,它让我有机会了解中印文化的差异。如果中国的观众看传统的印度电影,我相信他也会有类似的全新体验,这是外国电影的魅力之一。在过去两年中,我一直在考虑来中国拍一部关于中国的电影,不仅是学习中国电影拍摄和叙事的方式,也可以学习彼此的经验。”中国电影人需要工匠精神电影节的一个共识是,中国观众已经具备鉴别好电影的能力,虽然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成熟,但是制作力量离观众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华谊兄弟总经理叶宁认为,就合拍片来讲,不管是什么风格,和哪个国家合作,先别纠结于要拍成什么样的故事,首先要把它当成一部纯粹的电影来做。“中国电影还是太年轻,我们要从印度电影身上学会讲日常故事,还要学习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成熟的类型表达和工业技法,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语言。”叶宁说,“做好电影真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都是工艺活儿,对于电影人而言,酝酿的过程和创作的过程都很痛苦而漫长,中国电影人需要工匠精神。”陈凯歌正在拍摄的电影《妖猫传》也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合拍片,影片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的小说《沙门空海》,又有染谷将太、阿部宽等日本演员加盟。陈凯歌认为,如果一部电影有外国人的面孔,那这部合拍片的目的是什么?“我真正的想法是,制作合拍电影有点像是一桩婚姻,双方都要坠入爱河,如果他们相爱,他们就会对制作这部电影同时贡献自己的想法。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在做合拍片,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最后肯定是合作不成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zl/1461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zl/1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