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文明一分钟》。今天是年1月4日星期四。今天的文明时事:1)年电影总票房.15亿元据国家电影局消息:年全国电影总票房.15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05亿元,占比83.77%;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2.99亿。一系列数据,彰显我国电影市场红红火火,电影产业强势复苏、活力迸发,电影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2)贵州2地6校入选!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名单公示年1月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63个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所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进行公示,公示期截至年1月8日。其中,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黔东南州岑巩县两地上榜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公示名单;贵阳市第十八中学、息烽县云环小学、镇宁县第四小学、七星关区朱昌二中学、沿河县思源实验学校、兴仁市塘房小学6所学校上榜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公示名单。3)贵阳市南明区:启动“烛光·悦读驿站”志愿服务项目近日,贵阳市南明区图书馆年度表彰大会暨“烛光·悦读驿站”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在南明区图书馆多功能厅举办。活动现场,表彰了年借阅量最高的读者、服务时长最长的志愿者、服务效能最优的合作站,并正式启动了贵州省“烛光·悦读驿站”志愿服务项目。“烛光·悦读驿站”志愿服务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南明区在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文明小故事守护村民健康的“老庚”,她坚守了40年“老庚,来我家吃饭嘛!”。走在懂熬村户间的小路上,她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老庚”,是本地人对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一种叫法,作为一个外村人,能得到村里同龄人的这个叫法,那就肯定是个不一般的人,她就是黔东南州剑河县柳川镇懂熬村的村医——张达琴。张达琴向村民宣传卫生健康常识张达琴出生在剑河县柳川镇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小时候,常常看到当地的群众因为没钱,小病拖,大病熬,等到病重了而无法医治的悲痛。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做一名医生,为群众解决病痛。年,张达琴以优异的成绩从卫生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柳川镇卫生院工作,她的人生梦想从这里启航。张达琴入户为群众诊疗懂熬村,全村共有户人,距离镇上20多公里,在那个“交通靠走”的年代,就是一个交通闭塞、信息落后且比较偏远的小山村,没有人愿意到这个穷乡僻壤里来,曾有几个村医来过,都是没干几天就走了。张达琴曾经也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毕竟条件太艰苦了。但是村里的百姓,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妇女儿童根本离不开她,如果她离开了,村里的百姓就只能徒步几个小时到镇上去看病,十分不便,万一遇上突发疾病更是危险。一想到这里,张达琴就不愿再离开了。“如果让我离开村里的百姓,放弃我从小的梦想,我心里不愿意。”张达琴说。张达琴为群众检测血糖在张达琴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休息”两个字,只要病人有需要,无论昼夜、天气是否恶劣,她总是随叫随到。40年来,张达琴扎根农村服务人民的信念一直没有动摇过,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越发弥坚。负责懂熬村和展刁村两个村的医疗卫生工作的她,一个星期最少都要去往返两个村三次,两地相距约5公里,全靠她一步一脚走过来。张达琴用自己的行动和付出,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成了村民的“老庚”。已经60岁的她就要退休了,她说:“要不是老了,身体不好了,我真想一辈子就在懂熬,为乡亲们继续做健康的‘护身符’”。综合自人民日报、中国文明网、教育部网站多彩贵州网、南明文明网、剑河文明网主创:杨婕陈溟一审:赵来睿二审:向滟伶三审:罗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zl/1489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zl/1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