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萨特说过:“选择是可能的,但是不选择却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平均不到两秒钟会出生1个人,每年来到这个新世界的人数大概有万人。每一位新生儿都怀揣着父母、家人的无数期盼出生,每一位成长起来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也觉得自己和别人天生有着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几乎每个人都在做着属于自己未来的美梦。有人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拥有北京户口,有人觉得只要有梦想就能考上美术学院,有人相信哪怕自己丑陋至极也能站在金色大厅里发声歌唱。
那么,当现实将这些人一次又一次地无情打败,当他们终于醒过神来发现自己注定平庸的时候,认命还是继续期待?这不由你我说的算,问问你的内心,你想要的生活是充满了你的梦想,还是名利。
《立春》由顾长卫执导,蒋雯丽、李光洁、焦钢、董璇主演的剧情片。该片是顾长卫导演继《孔雀》之后的又一力作,先后在国内外的金鸡电影节、罗马电影节中获得大奖。
作为《孔雀》利益层面上的续集,影片讲述了20世纪末发生在中国北方小城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是几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文艺青年,不甘于在小城的平淡生活,在对艺术、爱情的执着中,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又蠢蠢欲动,挣扎于生存的尴尬和荒谬之中,有人最终屈从于现实,有人玩世不恭游戏人生到底。
它是现实与梦想、个人与社会、外省与都市、身体与文化等多重范畴的历史想象,是人们心坎里的一个悬案,也是卡在大多数人嗓子眼里的一根刺,更是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独特和必经。
01追求梦想无果,王彩玲仍然孤傲得不愿低头
音乐老师王彩玲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单身女性,身材臃肿,从背后看好像从事体力劳动的农妇。她脸上皮肤黯淡无光,布满斑点,走起路来似企鹅一摇一摆,牙齿也是明显的龅牙。
从长相来看,她就是一位即使裸体都勾不起男性一丝欲望的老处女。用黄四宝的话说,“听她的歌声我歹念顿起,一见她本人我歹念全无。”“我真的不敢相信那么美的声音会是从这么丑的女人嘴里唱出来的。”
一个女性长相的欠缺、不够完美就是王彩玲本身挣脱不出的命,可惜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点。王彩玲用无数华丽的谎言试图把自己包装得更有价值一些,比如自己即将要调到北京去了,自己很快能上北京户口,还被受邀去听了歌剧《托斯卡》。
对王彩玲来说,她是一位肉身遗忘在了鹤城,而灵魂失落在北京的“艺术家”。这座内陆小城从来不是王彩玲的重点,即使已经三十多岁,她依然用自己的意念吧自己和周围的人相隔开来。
她是有才华的,不然怎么会仅凭声音就能把周瑜吸引过来;可惜,她又是孤傲的,为了她梦想中的功名利禄,把唯一的艺术当成了通往物质成功的途径,屡屡与之搏斗,不惜牺牲青春、生活和金钱。在那平庸的城市和时代,王彩玲注定一次次被现实的墙壁碰得头破血流,落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结局。
这样一位丑陋、孤傲清高,不甘于普通的丑陋主角,却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同情和共鸣。究其原因,不过是王彩玲这样的唐吉坷德式形象正是千千万万“王彩玲们”一个缩影。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实现梦想的路上,从来都不会是一马平川、一帆风顺,但尽管如此,还是有无数的“普通人们”身披荆棘、脚踩泥泞,希望经历险难险阻的洗礼之后,终成涅槃。
正如周星驰说的,“做人没有梦想,那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拥有在小城市里稀缺梦想的王彩玲,开始踏上了进京的求职之路,她不顾文工团领导的反对唱起了自己引以为傲的歌,不料却遭到冷水狠狠泼了一身,“知道了,这个水平我去年就知道了。”
这个时候,王彩玲才明白,拥有梦想却实现不了,和咸鱼也没什么区别。
02失去梦想,又遭到爱情践踏,王彩玲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
鲁迅先生曾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给“悲剧”一词做了详尽的解释:“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在王彩玲的生命中,除却梦想,爱情无疑成为了她最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她爱上了作为理想主义失败者的黄四宝。那位身为钢铁厂炼铁工人,却酷爱油画的大龄男青年。为了自己的梦想,五次上京报考中央美院,次次都铩羽而归,失意买醉倒在火车站上。
他不爱王彩玲,因为她丑,可是却在一次喝醉之后与王彩玲发生了关系。用一声“恶心、变态”、推搡和嘶喊,挥手告别了他曾经动容的油画创作和一去不复返的文艺青春。
这是王彩玲这一生唯一爱的男子,他有着和王彩玲相同的惺惺相惜,只可惜他先王彩玲放弃梦想而去。正如叔本华所说的,“欲求与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黄四宝摆脱了对艺术的执着追寻,先是去了深圳下海经商,再回到小城用蒙混拐骗的伎俩开婚介所骗钱。
他所选择了一切以金钱利益为中心的堕落、诈骗他人和每天都躲避有人追砸他汽车的命运归宿。
而王彩玲也随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强奸”,选择了半夜穿上心爱的演出服,摸到山上的宝塔自杀,这也是王彩玲唯一的一次自杀,或许她曾有过很多自杀的理由,但却只有爱情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让她不仅肉体和灵魂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黄四宝曾说过,“我的境界没有那么高”。这也揭示了黄四宝沉迷艺术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这样的途径实现梦想,功成名就,最后娶个漂亮老婆,过上富足庸常的生活罢了。
03平凡生活中不甘平庸的挣扎,将王彩玲推向了悲剧的顶峰
告别了黄四宝之后,王彩玲遇见了教跳舞的胡金泉。他酷爱芭蕾舞,却不被小城人理解。在胡金泉看来,自己就是这座城市的一根鱼刺,是与世俗生活水火不容的。
被王彩玲拒绝假结婚之后,胡金泉不得已,装成“强奸”他的学生,以此证明自己和世俗的靠拢。当他在监狱的接待室,用穿着布鞋的脚为王彩玲翩翩起舞的时候,王彩玲似乎明白了,自己穷尽一生都成为不了艺术家。她追求的是奢侈的虚无,而胡金泉是真的朴实热爱。
她曾经用双手弹着黑白键,用自以为最美丽的模样演绎优美的歌剧,后来她终于明白,“自己的命,要自己担待。”自以为的高雅,也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一桩悬案。”
本来以为所有的一切最终烟消云散,她却遇到了声称已经绝症晚期的高贝贝。为了实现高贝贝的歌星梦,也为了给自己的谎言做一个圆满的解释。王彩玲最终放弃了北京户口,拿钱给贝贝铺路。梦想照不亮自己,照亮别人也好,王彩玲手里的那点花火,被立春后的风一吹,消失得干干净净。知道了贝贝的谎言,王彩玲摔门而去,被一个缥缈的梦想逼到了绝境。
04王彩玲的的救赎,来自女儿给予的希望
每年春天一来,我的内心就蠢蠢欲动,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但春天过去了,什么也没发生。——《立春》
作为一部展示了理想主义者被毁灭的悲剧,那么就必然为悲剧找到独特的救赎方式。导演顾长卫说,“其实我原本讲的,恰恰是理想的重生,但是重生就意味着一定要先幻灭,然后才能重生。”
回归了世俗生活的王彩玲,最终收养了一个兔唇的孩子,并成为了一个卖羊肉的小贩,赚钱为孩子治好了兔唇。
当我们看到王彩玲向周瑜介绍孩子的名字时,“王小凡,平凡的凡。”我们似乎看到了王彩玲回归自我,回归平凡,回归母性,回归亲情,以最平凡的生活方式,完成了悲剧之后的重生。
尼采曾经说过,人生就是悲剧,但是人类向前发展,人生又不能没有希望,悲剧必然要得到救赎。
立春,是渴望春天的心理暗示与慰藉。寒冷还没有褪去,大地依旧萧条,生活依旧凝滞,王彩玲努力迎着寒风骑着自行车。过着这阵风,可能还会有更大的风。
但此时的王彩玲早已经不再迷茫,也不再惧怕,因为王小凡会牵引着王彩玲,成为她新的希望和梦想。王彩玲在女儿的生命里得到了重生,千千万万的“王彩玲们”在悲剧的结束之后找到了新的自我成长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hl/1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