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上映之前很久就开始期待,我跟朋友说,不管电影拍得咋样,只要能让我在电影院看到李白的、杜甫、高适这些人在一起,就无憾了。昨天我第一时间买了票,一个人去看了这场电影,是的,一个人,不想有其他人打扰我和他们在一起的两个半小时。
两个半小时,长吗?两个半小时,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有点长。但对于《长安三万里》所承载的那些人和事而言,太短。
从高适的视角去看李白,中间又加入了小杜甫,这个点非常巧妙,戴老师开玩笑说李白、杜甫、高适三个人年轻时常常在一起采仙草、寻仙人、炼仙丹,他们三个人到底如何走到一起,最后有如何分道扬镳的呢,《长安三万里》给出了它的答案。
李白真的想当官吗?提起李白我们总会觉得,这家伙衣袂飘飘,不沾凡尘,不食人间烟火,功名都是浮云,仙气才是他的本体。
其实不然。
李白终其一生都在疯狂追求入仕,他商人出身不能走科举路,只能四处行卷,所以当他被轻视时,才会写出:“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所以当他应诏时,才会对天天奚落自己的村妇说:“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长安三万里》打破了李白的仙人滤镜,中年失意的李白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挺着个硕大的将军肚,每天都在诗酒友人中醉生梦死,但就是这个油腻的中年男人,晃荡着大肚皮写出了《将进酒》——充满了违和感,但当他带着友人们一起驾鹤飞天,那一刻仿佛真的成了仙人。
李白只是诗中仙,他到底还是个凡人,只是比普通人多了十二分狷狂。
杜甫是不是太活泼了?和李白的仙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杜甫,他总离不开“沉郁顿挫”四个字。曾经有个经典问答,问:李白和杜甫有什么不同?答:李白从未老去,杜甫从未年轻。
我很喜欢这个回答,但必须承认,这是我们从李杜诗文中读到的刻板印象。
李白和高适基本是同龄人,而杜甫比李白小了整整11岁,影片中杜甫第一次和高适相见是在岐王宅,高适已经开始追求事业了,杜甫还是个换牙期的小学生,这个年纪的小男生有多调皮不用我说,杜甫自己就回忆过:“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百忧集行》)
这妥妥的熊孩子形象,枣树都给蹭秃噜皮了。
多年以后,高适再度与杜甫相见,是在李白门前,小杜甫已经长成青年杜甫,高适说,我喜欢你那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这样句子的人,怎可能是一出生就沉郁顿挫的人呢?
杜甫也年轻过,也轻狂过,只怪他太晚出生,生在了盛唐的尾巴上。
高适真的没有救李白吗?《长安三万里》整个故事都是以老年高适的视角来回忆他和李白一生的情谊。他们从少年相交,到老年成为莫逆,不光感动了本是来问责的监军程公公,也感动了荧幕前的我。
安史之乱后,玄宗西逃,太子李亨灵武即位——这事儿的合法性本来就有问题,玄宗跑了,不是死了,你太子应该勤王,不是称帝。同时玄宗另一个儿子永王李璘也坐不住了,毕竟唐朝前期主打一个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谁当皇帝还是得看谁的手段更狠。
这时李白虽然已经受符箓当道士修仙去了,所以当“永王几顾白于草庐之中”,他就出山了。
后来永王兵败,安史之乱也基本平定,李亨的皇帝宝座坐稳了,就该搞清算了。
死到临头的李白写信求高适相助,高适假装没看见。李白妻子宗氏夫人又亲自登门相求,吃了闭门羹。
为什么,高适不出手相助这个相交相知半辈子的老友呢?
现实点说,李白救不得,一口气为永王写了十一首《永王东巡歌》的天下第一诗人,换哪个皇帝都饶不了。明知不可救,若还要强行为李白开脱,高适奋斗了大半辈子才得到的这一切,说不定都要打了水漂,甚至还可能连坐。这也是人之常情,不好苛责高适不讲情面。
《长安三万里》给出了更浪漫的答案,高适虽然没有直接营救李白,但在暗地里他出了不少力,才保住了李白,后来遇天下大赦,李白得以重获自由。(这一段涉及剧透,不好展开写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当李白获赦后最新的诗歌唱起,高适抱紧双拳,而我的眼泪早已流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hl/13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