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kino“周末档”,是最近电影行业讨论的热词。“一年有52个周末,除了春节、国庆节,加上清明、五一、端午、中秋4个小长假,我们还有40个周末,这些周末是电影市场的蓝海,每周上映7、8部新片的话,一年有多部电影上映。”在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建议要强化周末档概念,“市场上的好片、新片多了,观众每周末都走进电影院,慢慢会形成观影习惯,从而培养出电影产业的良性循环。”“要用好的作品让观众每个周末都能走进电影院,把周末看电影当成一种仪式感,这是我们电影人应该做的事情。”阿里影业总裁李捷也曾在《中国电影报道》“蓝羽会客厅”节目中呼吁,要用源源不断的佳片供给打造无数个周末档。今年5月初,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若清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随着消费市场的积极反弹,观众的观影习惯正在加速回归,他认为未来非档期时段特别是周末及平时的观影黄金时段将会呈现逐渐充实的状态。国内头部影业掌门人纷纷聚焦重视周末档。周末档的有效供给,有利于电影经济的健康发展,满足观众的日常观影需求。今年是中国电影产业走向全面复苏之时,打造好周末档更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阿里影业总裁李捷:用佳片供给打造无数周末档中国电影市场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发展,已经慢慢形成了春节档、清明档、五一档、端午档、中秋档、国庆档等十多个热门档期。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更多影片为了保障票房收益,选择最安全的策略,扎堆在这些能够集中产出高票房和爆款的档期上映。一方面,这导致非黄金档的周末档没有充足的好片上档,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片方和观众也逐渐对热门档期产生依赖。另一方面,过多影片在同一档期内竞争,大片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大,中小成本影片的排片和声量受到挤压,反而效益不彰。比如今年五一档史上最拥挤,19部影片同台较量,这些电影共同创造了中国影史五一档总票房第三名的佳绩,但是“内卷”现象也致使部分影片的表现不如理想预期。档期冠军《人生路不熟》斩获超5亿票房,《长沙夜生活》的档期票房却只有一千多万,导演张冀感慨排片惨淡,不得不公开发声呼吁影院增加排片。现在电影市场的热度正逐渐回暖升温,电影出品方也应该增强信心,自主破除“热门档期依赖症”,把更多质量过硬的影片瞄准具备开发潜力的周末档。从广义上来看,周末档不仅包括周六、周日两个休息日,周五往往是各大新片的开画日,许多人也会在当天下班后去看电影,周五的单日票房通常比前四个工作日高,因此周五也可纳入周末档的范畴。当每一个周末都有足量的好片上映,观众自然会回流,并逐渐培养常态化的观影习惯。当周末形成档期效应,中小成本和不同类型的影片会得到更多发展空间,不必被迫到大档期与头部大片比拼,电影产业生态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改变也处于正在进行时。处于春节档热潮过后的3月和4月初,由于没有节假日,通常是市场淡季,今年明显不“淡”了。不少有实力的影片,如《保你平安》《铃芽之旅》《忠犬八公》《宇宙探索编辑部》都在这一时期收获了惊喜的成绩。在3月第二周上映的《保你平安》,没有黄金档期加持,上映首周末以1.16亿拿下冠军,之后在第二个周末档不减反增,累计达1.29亿票房。该片证明了只要口碑优质,也能在相对冷门的周末制造亮眼表现。除了非黄金时期的周末档,从6月至8月长达三个月的暑期档,档期内的每个周末也需要不同类型品种和有足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hl/13809.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hl/13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