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古先生与妻子因元吵架之后,妻子肖玉兰已经2个月没有回家了。
古君华本想等妻子气消了就会回家,没想到却等来了一张离婚的诉状。
古君华想不到事情会如此严重,两个月前妻子因为宫颈糜烂想问古先生拿块钱去做手术。
古先生却不肯给,因为她觉得妻子平时会乱花钱,趁这次机会限制她的费用,好让妻子学会勤俭节约。
没想到妻子真的生气,坚持要离婚。古君华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无奈之下,古君华找了电台记者帮忙。
记者联系到了肖玉兰时,她还在幼儿园上班。肖玉兰知道记者来意后,愤怒地说:“我给过他很多机会,每次他都让我心冷。”
肖玉兰显然不愿意回家,在记者几经劝慰下,她终于愿意回家商谈。
记者有点不解地问,为何会因块而闹离婚?
肖玉兰像是憋着一肚子的委屈,一直控诉自己在这个家吃苦受罪,体力严重透支,而且精神上还得不到关爱。
对她来说,元只是压垮她对婚姻希望的最后一棵稻草,结婚11年,自己都快熬成了黄脸婆。
刚刚结婚时,为了多挣些钱。她跟丈夫在家具厂上班,早上6点起床,7点去上班,忙到晚上6点多。
回到家还不能休息,又得马上做饭、做家务,然后又帮孩子洗澡、洗衣服等,每天都如此。
生完二胎后还做了两次人流,手术的第二天又得忙着上班;有了两个孩子,家务又增加了不少。
肖玉兰又埋怨丈夫不做家务,回到家不是抽烟就是玩手机,孩子也不带。
作为一个女人,丈夫也很少为她花钱。肖玉兰后来到幼儿园当幼师,薪水只有两千多。她的收入全都用来当家庭的日常开销了,丈夫也没给过她钱。
在两个月前,肖玉医院做手术,费用要块。没想到丈夫竟然不给钱,无论身体还是情感,肖玉兰都感到非常空虚,所以她才有离婚的念头。
离开家两个月,她本以为丈夫会来哄她回家。可是丈夫却把在肖玉兰的幼儿园读书的儿子给转学了,这不就是在限制儿子跟她相处吗。
后来肖玉兰听到10岁的女儿跟她说:“你知道弟弟怎么称呼你吗?”
当肖玉兰知道儿子用那么难听的名词来称呼自己后,她瞬间泪崩了。
后来肖玉兰又听女儿说,弟弟在家问:“妈妈去哪里了?”姑父就告诉弟弟说:“妈妈已经……走了……”
肖玉兰知道在家里,他们一直教儿子排斥她,教儿子用难听的语言骂她。肖玉兰对这个家庭很失望,所以才铁定要离婚。
肖玉兰说:“结婚时我听父亲说古君华人很务实,结婚后确实如此,但人也很冷血,我要知道就不会嫁给他。”
肖玉兰一直在客厅里诉苦,在室内带孩子的婆婆似乎听不下去了,跑出客厅来指着肖玉兰说:“你在我们家吃什么苦了,整天好吃懒做,房间里的化妆品过期了都没用,然后又扔掉。”
婆婆说肖玉兰浪费钱,保健品、化妆品、包包都买了很多,有不少都没用上。
婆婆还说肖玉兰孩子也不带,有时就把孩子扔在家里,让婆婆带。
然后婆婆又怀疑肖玉兰有外遇了,才会扔下孩子要离婚。婆婆又说自己儿子又踏实、又能干,哪里不比别人强?
坐在一边抽烟的古君华也承认自己不会甜言蜜语,不怎么会哄老婆,但是他自夸自己很务实,要不然这么艰难的条件也不可能在县城买房。
古君华也在诉说结婚这些年的难处,压力也很大。
古君华在家具厂干了10年,全年无休,现在工资也只有块。他是在帮私企老板打工,薪水也不是很稳定。
年为了在县城买房,借了大哥十多万,还要贷款买房,现在每个月除了还贷多,还要还债。再除去日常开销,余额也所剩无几。
古君华还指责妻子不好好照顾子女,有一次他回家,看到女儿在门口等。古君华问女儿等了多久,女儿说等了很久,大概五六个小时,古君华的眼泪差点流下来。
说到这,肖玉兰插话道:“还不是你不准女儿去幼儿园等我,不然我也不会送她回来。”
古君华还埋怨妻子花钱太大,身上都不留闲钱,后来她说要做手术,古君华就想借此机会提醒她以后要学会存钱。
古君华觉得自己省吃俭用的习惯没有错,凭着节俭的习惯,才能让这个家运转到现在。
说着说着,古君华也有些冲动,他说:“我的条件就这样,我就是个务实的人,如果你不能接受,当初就不要嫁给我。”
肖玉兰听到这,似乎已经没有和谈的余地,于是起身要离开。记者见状立马拦住肖玉兰,让她再等等,再谈谈。
古君华也是想挽回妻子的,他立马感到刚才的话确实有点冲动。他于是跟妻子道歉说自己不太会说话,不太会哄人。古君华不停地问:“你要怎样才肯回家?”
古君华软磨硬泡很久后,肖玉兰提出了一个要求:“回家可以,但是你要每月给我块钱,这样我才有安全感,不然生病都没钱看。”
古君华觉得太多了,说道:“要不我们各退一步,怎么样?”
“现在又不是在菜市场买菜,如果你觉得块钱比家重要的话,那就是离婚了。”
古君华只好妥协,肖玉兰还要一个要求,要古君华请她幼儿园的同事吃一顿饭后才肯回家。
过几天后肖玉兰回到家中,一家人开心地在一起,这样的场面很难得。
一边的婆婆跟记者说:“我不会拆散他们,我宁愿他们恨我,我也希望他们开开心心。我这么老了,只希望孩子过得好。”
本以为这场离婚风波就这样完美解决,可是过几天后,古君华又发信息给记者说,肖玉兰除了要上交元以外,还要其他的费用,这场谈判又陷入僵局。
古君华一个月,要还多房贷,还要还大哥的债务,另外又要上交超过元给妻子。
这样的支出已经超出的他的承受能力,如果不上交足够的费用给妻子,又可能面临离婚,妻子显然是有点得寸进尺。
他们的问题出在哪,到底是谁错了?
一开始他们相处的姿势就是不平等的,男的总想以占便宜的方式让妻子多劳动,妻子体力透支后反抗成为婚姻的主人。
她又用报复性的方式索要丈夫更多的收入,上交块对丈夫来说已经是极限,可她还要其他额外的费用,超出他能力之外的事,他怎能做的到呢?
这就是一个轮流“报复”的死循环,如果刚结婚就以平等的姿态相处,共同承担压力,现在也不至于双方都失去了信任。
生病要及时医治,健康远比钱重要,丈夫不给钱是对爱人的身体和情感的忽视。危害健康的事情怎能用来做教育的警示呢?丈夫轻重缓急都分不清,情商不高,太不懂人情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jc/12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