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立春》,这么好的电影,如今才看到,觉得有些遗憾,不过,说实话,如果十几年前让我去看,还真未必看得懂这部电影的深意,毕竟当时的我们,是那样年少轻狂,自命不凡。
这部电影并没有像其他电影那样,打鸡血式的励志,而是通过几个文艺青年追梦的心酸历程,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不是每个梦想都会成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
人,可以有追求,但贵在拥有一份清醒和自知。
01对于梦想,保持该有的清醒和自知
《立春》里的王彩玲,80年代小县城的音乐教师,因为上天给了她一副好嗓子,她歌剧唱得特别好,因此她心怀梦想,坚信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唱到巴黎歌剧院。
她清高、孤傲,不屑于留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而是日夜盼望着调到中央歌剧院工作。
遗憾的是,最后命运并没有因此眷顾她,她没能调到北京,没能唱到巴黎歌剧院,没能实现她的歌剧梦想。她不甘平庸,最后却也只能接受平庸。
追梦的路上人很多,但实现梦想的却寥寥无几,最终的我们都沦为了平凡的大多数,活成了自己曾经最不屑的样子。
二十岁的我认为,为梦想拼搏的人是勇敢的,但现在的我会觉得,一个能够认清现实,理智,自知的人,更加勇敢。
02面对爱情,保持应有的清醒和自知
多少人,在爱情里寻寻觅觅终不得意。你爱的人,不爱你,爱你的人,你不爱,爱情,总是可遇不可求,让人无可奈何。
可是不得不说,在爱情里,我们有时也会自视甚高,在婚恋这件事上,始终是高要求,高标准,渴望找到一个样样都优秀的完美恋人,可我们却极少能够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完美。
生活中,我们在看自己的时候,总是带着一层滤镜,将自己无限的美化,自我感觉超好,自我评价甚高。
王彩玲,如此其貌不扬,却始终心气儿极高,对帅气的文艺青年黄四宝心生爱慕,可到最后才发现人家根本不喜欢她,这一切都只是她的一厢情愿罢了。
在爱情里,对于我们来说,难得的是足够的清醒和自知,能够承认自己的平凡无奇,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03余生,做个清醒而自知的人
我想,很多人都能在这部电影里,看见曾经骄傲自负、一意孤行的自己。
曾经的我们,有梦想、有追求,清高冷傲,不可一世,可后来,现实的捶打惊醒了追梦的少年,于是,我们被迫走向了平凡,接受了平庸,当然也学会了清醒的看待世界,清醒的看待自己。
《道德经》里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
余生,希望我们活得真实,活得通透,有觉悟、有智慧,做个清醒而自知的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zl/1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