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购物、看电影,春节假期期间,“南京国际消费节·冬日暖心”系列活动与市民消费需求完美契合,让消费潜力充分释放。根据南京市商务局数据,7天假期重点监测的家商贸流通企业合计实现销售额(营业额)18.9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重点监测的商场、综合体销售额同比增长7.7%;电商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3.6%,节日消费市场复苏明显。
春节假期各商圈人气高涨
消费活动精彩纷呈,突显“年味”人气高涨
春节期间,南京“冬日暖心·年味十足”主题活动持续推进,相关部门和企业为广大消费者送上了余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消费盛宴,推出了“过年‘宁’来这”主题的南京“年味地图”,进一步增长了消费市场的人气,激发了消费市场的活力。商圈促销带动客流。各大商圈的商贸企业紧抓春节消费市场特点,开展促销活动,重点商场客流量增长30%左右。其中,新街口商圈的德基广场、中央商场、南京新百、金鹰等重点商场推出新春大促,带动地铁客流达33万人次,商场客流达万人次,同比增长48%。江宁百家湖商圈的景枫中心举办冰雪节,21世纪太阳城举办“新年开运季”等,商圈重点商场客流回升,营业额总体同比增长9.5%。建邺区金鹰世界、华采天地、吾悦广场、龙湖天街、万达广场5家商场成立“建邺顶流商圈联盟”,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直接拿出万现金、1万张电影票送福利,5家商场销售额同比增长约60%。
南京市各大电商企业也开足马力“迎战”春节消费市场。在前期启动网上年货节的基础上,继续联合阿里、抖音生活服务、网商银行等平台,持续推出“千品万店”南京专场直播、“暖心特色小店大联播”等千余场直播营造春节线上消费新场景,助力小店恢复活力。节日7天,重点监测的17家电商企业实现营业额.6万元,同比增长13.6%。
节前储备年货是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由于超市具有商品质量可靠、购物便利、价格相对稳定等优势,使其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首选,南京市超市大年三十的客流量基本上是平时的1.5倍,其他时间段的客流量与平时基本持平。节日7天,全市重点监测的13家商超实现销售额3.3亿元。各大超市中,天然食品、盒装鲜牛奶、礼盒鸡蛋、保健品礼盒、绿色蔬菜、时令水果礼品、盒装酒等商品玲琅满目,成为人们购买礼品、馈赠亲友的首选,也是超市重要的热点商品。
商文旅融合发力,丰富“年味”氛围深厚
春节期间,南京全市各街区、旅游景区和文化场馆等围绕春节年俗年味,推出文化、旅游与商业等相结合的系列主题活动,市民献上丰盛的“文化大餐”,更加有力地撬动了假日市场。
节日期间,夫子庙步行街举办第37届中国秦淮灯会,点亮“兔年”主题的花灯,并在抖音平台开展线上直播,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长64%,营业额同比增长7.8%。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引入开心麻花国内首家全景社交解谜互动城——《方橙市大侦探》,并举办“记忆中的秦淮灯会”摄影图片展、兔年新妙会等活动,春节假期客流量约62.6万人次,同比增长23%;营业额同比约增长50%。南京街区以大展鸿“兔”为主题,推出特色布景陈列,与总统府景区实现联动,客流量大幅上涨,较去年同期增长36.2%,营业额实现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6%。百家湖街区推出游园打卡活动,客流量约超过20万人次,营业额超过万元。熙南里街区突出“民俗”和“年味”,“熙南里新春游园会”里传统活动轮番上演,看灯会、逛市集、赏演艺、玩游戏吸引大批消费者。
景点各类民俗活动凸显了自身特色。溧水区举办“秦淮源头过大年”活动,精选11个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民宿等开展民俗、年俗、夜游活动。高淳区举办高淳老街年货文化旅游节,推出年味市集、民俗表演等活动。浦口区汤泉旅游度假区联合、文旅企业,开发春节旅游线路,让市民感受浓浓的年味儿。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也带动了周边的人流,促进了假日的繁华。
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2》《满江红》等7部大片上映,题材各异、阵容强大,同时在各类购票优惠的带动下掀起观影热潮。全市院线春节档(初一至初五)实现票房收入.13万元,同比增长8.31%;售票量达.75万张,同比增长11.63%。此外,博物馆、体育馆、健身房等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成为春节休闲的热点区域。
餐饮消费持续回暖,品尝“年味”亮点突出
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年春节餐饮市场进入复苏阶段。节前,市商务局联合南京餐饮商会共同举办“冬日暖心年味十足”餐饮促消费活动,全市40多家大型餐饮企业线上线下同发力,推出余款优惠套餐,为在宁过年的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餐饮消费亮点突出。
今年春节,参与活动的餐饮企业在春节期间坚持正常营业,除夕夜包厢爆满。特别是古南都饭店、好记大酒店等知名餐饮品牌更是一“厢”难求。预制菜深受欢迎。近几年预制菜逐渐成为市民年夜饭和节日宴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dmm.com/zcmbzl/13031.html